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3文学 www.33wx.net,香郁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华之风领着众宾客做完了禅茶茶艺,客人的身心获得极大地享受。品尝美食,大饱口福,痛饮佳酿,愉悦身心,鉴赏茶艺、陶冶性情,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,花卉草木欣欣向荣,院子中央那棵一搂粗的大枣树,枝繁叶茂,开满了米粒般的枣花,暖风徐徐吹来,枣花簌簌落下,地面上,桌面上,茶碗里,鬓角边发髻上,痒痒的,香香的,让人更加的陶然如醉,按照常理,酒足饭饱,已经到了客走主安的时候了,但是,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,好像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。曾祖父说:“今天的天气真好,亲戚朋友聚一次不容易,大家就多说说话吧,说着就让伙计又上了瓜子点心,客人有的品茶,有的喝酒,还有的嗑瓜子,吃点心,打牌,下棋、唱小曲,随心所欲,逸趣盎然。曾祖父说“我这两个表哥是走南闯北,见多识广,大表哥善茶艺,二表哥会评书,他肚子里装的故事可多了,大家愿意听吗?”“当然愿意了”“讲讲水浒的故事吧”“讲三国”“说岳全传特好听”“我最爱听杨家将的故事”“黑老包的故事也好听”“讲讲洛阳城里那些达官贵人,文人才子的风流轶事吧”下面七嘴八舌,都想听自己喜欢的故事。“又吃三八桌,又喝名茶,又喝好酒,又吃好点心,还有好故事听,这样的好日子我希望天天过,大舅,明年我们还来给你祝寿啊”“这样的好事不能让大舅一人做,大表嫂,明年是你公公爹的五十大寿,按理我们都得去给大姑父祝寿,标准不用太高了,就照今年大舅的标准”“吃酒量家当,我真的想办的像大舅这样好,可是我们家穷啊,甭说这么厚的三八桌了,就是薄的四碗四(洛阳水席最低的一等,四碗热菜,四盘凉菜)我都办不起,到时候有你一碗面条吃就不错了”“大表嫂不用自卑说丧气话,人到情到,心到意到,甭说是一碗面条了,就是到时候喝一碗热水,也是你的礼数到了,冒不准,今天你回家,走在路上不小心,摔一个大跟头,拣一个大元宝,发一笔横财,明年大姑父的寿席,不就有了”“借你吉言,让我捡一个金元宝,风风光光给你姑父过个五十大寿,到时候我不让你们吃洛阳水席了,就上山东大菜,用盘子上着不过瘾,就用盆上,红烧排骨,四喜丸子,糖醋鲤鱼、梅菜扣肉,让你吃不完兜着走。”“做梦吧你?”“反正说大话,吹牛皮不上税。”这时候曾祖父的小表弟,我的曾小表舅华之云站起来说“我给大家讲讲我姑姑和姑父的故事吧”“你说的是我们的小爷吧?他可是个败家子啊,咱大爷经营洛阳货栈,辛辛苦苦挣下的钱,都被他挥霍尽了,洛阳的货栈就是被他卖掉的。”“小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听说是个戏子,可会打扮了,听说她和小爷一起捧角儿,花起钱来像流水一般,大把大把的一点不心疼。”“当然不心疼了,钱都是大爷辛辛苦苦挣得,浪子花钱不问来历,不是自己挣得就不心疼。”“不光是卖了洛阳的货栈,连河边那一百亩好地都卖吃了,要不是婶娘从娘家带过来一百亩好地,咱这些子孙就该喝西北风了”“听说小奶也不是明媒正娶,小爷有结发妻子,小爷可真够风流的,又不务正业,浪荡败家,连我们这些子孙都替他害羞”“那还都不是咱老爷老奶惯得?还有大爷,对小爷太惯纵了,听说,小爷瞎胡闹,把货栈赔进去了,大爷都没有动小爷一指头,说什么“货栈挣钱就是给你瞎胡闹的,如今货栈没了,你也就闹不成了,回老家吧,好好过日子。”这就叫“惯子如杀子,纵弟害了弟,我们可得好好教育孩子,不能学他们老爷的样,咱家可不能再出败家子了。”曾祖父坐在那儿,听着儿孙们数落他的爹娘,倒也心安理得,儿孙们数落的不错,父亲瞎胡闹,唱戏捧角儿,赔了洛阳的生意,这是事实,母亲不会过日子,把一个殷实富足的小康之家,过到了缺衣少食穷困潦倒的地步,也没有冤枉她。倒是华之云坐不住了,他站起来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“水墅衰败是受了我家的连累,我代表去世的父亲向你们表示歉意。”东院的曾祖伯站起来说:“表弟,你对我们家有恩,我们家能够兴旺,与您的帮助分不开,儿孙们数落叔叔婶婶,叫逝去的人都不得安生,这是他们不知礼,您千万别和他们计较。”曾祖母说:“孩子们,不能数落你们的祖宗了,你们的爷爷奶奶过日子是有点浪费,但不是败家子,咱们家败落另有原因。”曾祖母对华之风和华之云说“表哥,该让后代子孙知道事实的真相了,您就讲讲姑姑和姑父的事迹吧,让孩子们也受受教育,让他们知道好日子来的可真不容易啊。”华之风仰起头,咬着嘴唇,长长地嘘一口气,望着天空好一会儿,泪珠从眼角溢出来,他拭去眼泪,闭上眼睛摇摇头,尘封的往事在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。这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日子,黄昏时分,他的父亲,我们的玄祖舅携着小九妹,我们的曾祖母,随着逃难的队伍撞开了城门,而城墙外被官军围得铁桶一般,高姥爷率领家中四十八名兄弟姐妹儿子媳妇和部分义军跃上城头,箭矢如雨,终于撕开了一个口子,逃难的队伍冲出去了,官军尾随追杀,玄祖舅当机立断,留下几十个年轻力壮,武艺高强的小伙子,向南跑引开官军,玄祖母则随着逃难的队伍逃到了北方。玄祖舅死里逃生,他先是逃到了广州,继而又漂洋过海,到了南洋的新加坡,那里有他家的生意,他的亲叔叔经营着一个大公司,叔叔膝下无子,万贯家财无人继承,听着侄子讲他的兄弟姊妹悲壮的故事,心潮澎湃,如今站在他面前的侄子,是他们家族唯一的继承人了,叔叔年老体衰,悲愤极度,一病不起,临终将家业全部交给了他的侄子,我们的玄祖舅。出身于富商之家的玄祖舅,更是个经营的天才,没有几年,公司就有了长足的发展,他也成了富甲新加坡的大富翁,腰缠万贯的玄祖舅,更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,他时刻关注着灾难深重的祖国,想把自己的智慧和财富贡献给祖国和人民,他从天平天国的失败中获取感悟,太平天国明里看是被官军剿灭的,实际上是被西方先进的武器打败的,他的父亲,他的妻子,他的兄弟姊妹,子侄外甥,都是死于西方列强的火枪之下,他说:“要想强国必先强军,要想强军,必先利器,要想利器,得要多挣钱,要挣钱就得办实业”,玄祖舅的想法和做法,同当时国内兴起的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不谋而合。洋务运动旧称“同光新政”,是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质的官僚军阀,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,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,“借洋助剿”,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,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,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。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,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,史称洋务运动。所谓“洋务”,是指诸如外事交涉、订条约、派遣留学生、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“洋法”操练军队(北洋,福建,南洋舰队)、学习外洋科学、使用机器、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。主持和提倡办洋务的洋务派,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,在外国侵略者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派别。起初人数不多,但他们的势力与日俱增。在朝廷里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奕䜣和文祥等人,在地方上是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等人,其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,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,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影响最大,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手上都沾满了太平天国义军的鲜血,玄祖舅和他们有灭门之仇,是断然不会和他们合作的,他看重的是张之洞。张之洞(1837~1909)字孝达,号香涛、香岩,又号壹公、无竞居士,晚年自号抱冰。汉族,清代直隶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,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,其提出的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;毛主席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,曾说过“提起中国民族工业,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。光绪十五年(1889),张之洞上奏朝廷,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,自芦沟桥至汉口,以贯通南北。他认为铁路之利,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,征兵、转饷次之。他提出芦汉铁路是“干路之枢纽,枝路之始基,而中国大利之萃也”。朝廷准奏,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,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,南北分段修筑,于是,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,修建卢汉铁路资金缺口很大,张之洞就亲自到南洋谋捐,结识了玄祖舅,两人相见恨晚,推心置腹,玄祖父敬佩张之洞的才华和气魄,张之洞仰慕玄祖舅的胆识和胸襟,玄祖舅终于有了报国的机会,他不但自己捐了一大笔资金,还组织了爱国华商联谊会,任会长,募集到的资金源源不断的到了张之洞的手上,帮助张之洞办成了很多实业。光绪十五年冬,张之洞到了湖北。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办起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,首先是筹建汉阳铁厂,张之洞办企业,也曾闹过一些笑话,他电喻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,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:“欲办钢厂,必先将所有之铁、石、煤、焦寄厂化验,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,可以炼何种之钢,即以何样之炉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未可冒昧从事。”张之洞大言曰:“以中国之大,何所不有,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?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。”英国厂主只得从命。结果,机炉设在汉阳,铁用大冶的,煤用马鞍山的。马鞍山的煤,灰矿并重,不能炼焦,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。从光绪十六至二十二年(1890—1896),耗资560万两,还没有炼成钢,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,制成的钢又太脆易裂。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,不能去磷,钢含磷太多,便易脆裂,于是向日本借款300万元,这三百万元远远不够,玄祖舅又在南洋为他谋到一笔资金,有了这一大笔资金,才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,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。宣统元年(1909),汉冶萍公司的经理叶景葵评论道:“假使张之洞创办之时,先遣人出洋详细考察,或者成功可以较速,糜费可以较省。然当时风气锢蔽,昏庸在朝,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,恐冶铁萍煤,至今尚蕴诸岩壑,亦未可知,甚矣功罪之难言也。”汉阳铁厂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。光绪十九年(1893)建成,包括炼钢厂、炼铁厂、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、炼炉2座,工人3000,采煤工人1000,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,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,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。汉阳铁厂初创时并不挣钱,甚至亏损,为了弥补亏空,张之洞决定创办湖北织布局,遇到的还是资金问题,玄祖舅建议他学学欧美的经营方式,搞股份制经营,吸收民间资本弥补官办的不足,玄祖舅将南洋的一个纺织厂卖掉,入了湖北织布局,是最大的股东,并让他的长子,我们的曾表大舅回国出任了湖北织布局的副局长,曾大表舅曾留学美国哈弗学经营,像他这样科班出身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当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。光绪十八年(1892)湖北织布局,在武昌开车,纱锭3万枚,布机1000张,工人2000,织布局是盈利的,张之洞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铁厂、枪炮厂的亏损,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,没有获得大的发展。张之洞看到棉纱销路很广,便决定开设两个纱厂,他致电驻英国公使薛福成向英商订购机器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建成北厂,纱锭5万多枚,为湖北纺纱局,南厂一直没有建成,机器停放在上海码头任凭风吹雨打,后来张謇领去办了南通大生纱厂。湖北纺纱局、织布局、缫丝局、制麻局到了光绪二十八年(1902)转租给玄祖舅旗下的,由广东资本家组织的应昌公司承办。要想有好的棉布,首先得有好的棉纱,想有好的棉纱,得有好的棉花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其实就是说,不同的气候生态条件成就不同的地方特产,就拿棉花来说,不是地球上每个地方都能长得好的,我国的棉产区主要有:黄河流域棉区,包括秦岭-淮河以北、长城以南、六盘山以东的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及北京、天津七省市,棉花产量以山东、河南、河北三省最多,本区植棉历史悠久,自然条件优越,区内地势平坦,秋雨少,日照充足,有利于棉花的生长,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,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/2。长江流域棉区,本区包括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省、市,湖北、江苏两省产量最多。本区植棉历史悠久,技术水平较高,劳动力充足,区内纺织业发达,运输条件便利,使该区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区,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。但秋天雨多,湿度大,日照较少,影响棉花吐絮,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。西北内陆棉区,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。本区地处干旱地区,降水少,光照条件优越,差大,病虫害少,棉花品质好,是我国第三大产棉区,也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,但是地处西北边缘地区,交通不便,人口稀疏,生产销售成本较大。三大棉区各有优势和劣势,对于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来说,追求利润的最大化,首当其冲是降低生产成本,玄祖舅派他手下的智囊团经过深入的调研,得出了这样的结论:“在黄河流域建厂,利润空间最大。这里原料充足、交通方便,人口密集,城镇布局合理,消费群体集中,和南方相比,战乱较少,人们的生活相对安定,再加上陇海,京广两大铁路干线的开通,水陆交通四通八达,运输和劳动力成本也较为低廉,在黄河流域的城市中,又以古城洛阳为最佳选择”于是玄祖舅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果断的一次决策:把位于广州的亚洲最大的“华茂源棉纺公司”北迁至黄河流域的名城——古都洛阳。也就是在公司开张的庆祝会上,玄祖舅见到了他的小九妹,我们的玄祖母。华茂源棉纺公司旗下有不少的棉花供货商,在公司开张的这一天,都抬着厚礼前来祝贺,玄祖舅也在洛阳城最豪华的饭店设宴款待各路财神,玄祖父就携着玄祖母去赴宴,三十年的风尘抹不掉亲情的痕迹,玄祖舅一眼就认出了玄祖母,他们兄妹俩是劫后余生,久别重逢,自然是悲愤满胸,喜泪横流,苍天有眼,善待好人,让他们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