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33文学 www.33wx.net,香郁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五华之风和华之云两兄弟果然来到氺墅,将曾祖父的五十大寿操办的得热闹又排场。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八日。这是个不平凡的日子,它既是曾祖父诞生五十寿辰,也是玄祖母逝世三十忌辰,曾祖父其实是个不爱张扬的人,玄祖母逝世的那一天,他跪在母亲的灵前,独自饮下一杯苦酒,庆祝了自己的二十岁生日,也完成了他的成年仪式,他在母亲的灵前立下誓愿:“家业不兴,不过生日”。三十年过去了,他真的没有再庆祝过一次生日。曾祖父和曾祖母和衷共济,妻唱夫随,带领全家人,团结一心,勤劳致富,使家业获得了振兴,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财主。“水墅一家富到什么程度?”爷爷说“也就是地多些,钱有的花,吃的穿的比其他人家好一些,村里人给咱水墅编了顺口溜,:“麦满囤,谷满仓,骡马牛羊排成行,棉花白,粉条长,生意做到大洛阳,门楼高,牌匾靓,青堂瓦舍明晃晃,穿绸缎,吃膏粱,子孙读书在学堂,夫妻和,子孙孝,宅心仁厚有名望。”曾祖父的五十大寿过得热闹又排场。首先是客人多,曾祖父有四个亲姐,五个堂姐,一个亲闺女,三个堂侄女,外加三个干闺女,闺女多,亲戚多,外甥外甥女四五十口,都是抬着大莳萝来给舅舅祝寿。“山庄”“水墅”东西两院的本家兄弟、子侄、姊妹、妯娌、孙子、孙女有近百口,居家不剩都来了,连看家的狗,捕鼠的猫也跟来了。街坊邻居来的也不少,两个大院子摆了三四十张八仙桌,都坐的满满的,说话的,打牌的,斗酒的,唱戏的,孩子们满院子窜来窜去,嬉笑追逐,大狗、小猫、公鸭、母鸡也跟着狂吠尖叫,而从厨房里传出来的剁肉声,爆炒声,泼水捣蒜声,敲锅碰碗声,生生把个大院子闹的欢天喜地。还有华之风华之云,从洛阳请了一个戏班子,锣鼓点敲得佟佟的,唢呐声吹得悠悠的,二胡拉得扬扬的,棒子敲得脆脆的,更给大院子增加了喜庆的气氛。俗话说“富在深山有远亲,穷在闹市无人问”曾祖父真是感同身受,他端坐在寿星席上,一边摇头,一边恓笑,他身着一件绛色团花带寿字的软缎大氅,脚蹬一双黑褐色直贡呢千层底的圆口布鞋,在当时都算是最时尚最贵重的行头了,而手中拿的铜管玉嘴旱烟袋,据说就是他的爷爷我们的七世太祖爷留下来的,也是很贵重的物件,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,头上戴的那顶绣着花,镶着红宝石,做工极其精致的瓜皮帽,更显示了他的财主身份。曾祖父他眼中看着这繁华热闹的场面,心中却想着他二十岁生日时那孤单凄凉的情景,还有他的母亲——我的玄祖母,在贫病交加中死去,死后连个送葬的都没有,连她的亲闺女都没有将她送到坟上,按照族规她的名字不能写入族谱,更不能和丈夫合葬,到如今他们这一对恩爱夫妻还天各一方,孤魂怨鬼到处飘荡,他的母亲如果能活到现在,看看这热闹的场面,品品这香甜的菜肴,那该多好啊,想着想着,一颗泪水就从曾祖父的眼中流了出来,可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心思,都认为他是喜极而泣,都把吉庆祝福而又不失阿姨奉承的话语送给他,他呵呵呵的笑着,当然了他是应该高兴的,它率领一个家族从衰败走向振兴,从离心离德到团结和睦,从卑贱羞愧到尊荣自豪,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的辛劳,流了多少血汗,受了多少委屈,都在今天看到了回报,那一张张笑脸,那一句句问候,化解了他三十年所有的烦恼和痛苦,他心满意足了,他这一辈子值了。生日聚会的第二个亮点就是吃。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民以食为天,天以食为贵,我们这个家族里馋猫特别多,而曾祖父更是一个美食家,就是在灾荒年,他吃饭都不含糊的,即使一把野菜,一碗米糠,他也要你精心炮制,做到洁净可口,如今这么多的贵客都来给他祝寿,其实就是来饱口福来了,因为曾祖父一年前就放出话来,他的五十大寿要请洛阳城最高级的厨师,办最丰盛最美味的“洛阳水席”洛阳水席始于唐代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。水席起源于洛阳,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。洛阳四面环山,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,古时天气寒冷,不产水果,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。之所以称为水席,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,二是一道道地上,吃一道换一道,仿佛行云流水一般,故称水席。传说隋唐时期,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,僧尼们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,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。王公贵族吃腻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,乍吃素食,倍觉清爽,味道新鲜,于是这素食汤菜和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中,传播到上流社会,经过改进加工,配上山珍海味,开始登上宫廷和官场的大雅之堂。随后一些讲究排场,摆阔气的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筳席上,这就是洛阳水席的起源和雏形。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,即八个冷盘、四个大件、四个压桌菜。其上菜顺序是: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,接着上四个大菜,每上一个大菜,带两个中菜,名曰“带子上朝”。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,后上主食,接着四个压桌菜,最后送上一道“送客汤”。二十四道连菜带汤,章法有序,毫不紊乱。“真命天子假燕窝”,这指的是水席的另一特点——素菜荤做,以假代真。水席中有名的“牡丹燕菜”、“假海参”等,都是用民间普通的萝卜、粉条、蘑菇等,经厨师妙手烹制后,便脱胎换骨,味美异常,如奇花绽放,让人叫绝。在水席上,爱吃冷食的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凉菜;爱吃酸辣菜的人,水席菜能让你辣的冒汗,酸的生津;如果你喜欢甜食,第四道菜是用红薯、糯米、藕粉、柑橘、樱桃、红枣、蜂蜜等原料精心熬制的八宝饭,炸糖糕、香软甜酥的芝麻饼,酒香浓郁的醪糟汤,足以让你大饱口福。水席的独到之处是汤水多,赴宴人菜汤交替食用,能使人感到肠胃舒适,菜虽多胃口不腻,最后一道菜是上面飘着葱花、香菜、生姜、金蓁、木耳,再用食盐、甜醋,辣椒、胡椒、料酒等精心调制的酸辣爽口的鸡蛋汤,了解当地风俗的人都知道,24道菜已全部上完,这碗送客汤说明水席到了尾声,它的寓意是:人生在世,五味俱全,酸甜苦辣,富贵吉祥,宴有尽而意无穷,分有时而会有期,宾主皆大欢喜,纷纷起身离席。关于洛阳水席,民间的传说可是不少。相传唐朝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,看见紫微金星边上的那一颗暗淡的伴星,异常的明亮,亮度超过了紫微金星,不久就传来长孙皇后逝世的消息,而那颗星也陨落了,袁天罡到处查访,知道武姓之家就在那个时辰生了一个女儿,叫武媚娘,袁天罡知道这个武媚娘将来要当皇帝,但天机又不可泄露,就设计了这个大宴,预示武媚娘取代唐朝天下,有二十四年的光景,每道菜汤汤水水,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,顺风顺水,天时地利人和。“洛阳水席”的菜序是前八品(冷盘)、四镇桌、八大件、四扫尾,共二十四道菜,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,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,这二十四年可以说就是热热冷冷,干干稀稀,甜酸苦辣,五味杂陈,说不清道不明,只有武皇帝心中明白,这女人当皇帝是什么滋味。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“牡丹燕菜”,原称为“假燕菜”。所谓“假燕菜”,就是以它物假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。这个作假的源头也发生在武则天身上。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,天下倒也太平,民间发现了不少的“祥瑞”,如什么麦生三头,谷长三穗之类,武则天对这些太平盛事当然是满心高兴,十分感兴趣。一年秋天,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了一个大白萝卜,长有三尺,上青下白,这个异常庞大的白萝卜,理所当然被当成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。武则天很是欢喜遂命皇宫御厨将之做菜,来一尝异味。萝卜能做什么好菜呢,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,御厨没有办法,只好硬着头皮,对萝卜进行了多道加工,并掺入山珍海味,烹制成菜羹。武则天品尝之后,感觉香美爽口,很有燕窝汤的味道,就赐名为“假燕菜”。从此,武则天的菜单上就加了“假燕菜”,成为武则天经常品尝的一道菜肴。女皇的喜好,影响了一大批贵族、官僚,大家在设宴时都要赶这个时髦,把“假燕菜”作为宴席头道菜,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,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“假燕菜”,以提高身价。上有所好,下必仿焉。宫廷和官场的喜好,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食欲,人们不论婚丧嫁娶,还是待客娱友,都把“假燕菜”作为桌上首菜,来开始整个宴席。后来,随着时代的推移,武则天的赐名逐渐湮没,人们将之称为“洛阳燕菜”,或简称为“燕菜”。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袭衣”,洛阳是著名的牡丹城,人们又将富有神奇传说,娇艳华贵的牡丹和燕菜结合了起来,使之更富有鲜明的洛阳特色。1973年10月14日,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,洛阳的名厨为他们做了“牡丹燕菜”只见一朵洁白如玉、色泽夺目的牡丹花,浮于汤面之上,菜香花鲜,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,周总理也风趣地说道:“菜里开花了”。所以人们后来又把燕菜称为“牡丹燕菜”,菜以花名,花以菜传,两者相得益彰,名声更大了。据说这个“牡丹燕菜”就是一代名厨翟和田在曾祖父的寿宴上首次推出来的,那一天春光明媚,牡丹盛开,华之云觉得金银珠宝,衣服糕点这些礼物有点俗了,像水墅这样的大户人家,家里不缺这些东西,于是他就模仿城里王公贵族的做派,附庸风雅,将自家花园里的两盆非常名贵的牡丹-----姚黄魏紫,当成贺礼送过来了,摆放在水墅宅院二门的高台阶上,花看人欢笑,人笑花愈美。中午开宴时,第一道菜是“洛阳燕菜”,一个伙计端着调盘送菜,到了二门台阶旁,给窜过来的孩子让道,侧身弯腰碰落了牡丹花,娇媚的牡丹花瓣,落在洁白的燕菜上,真是美极了,全院子都欢呼起来,厨师也走了出来,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厨师,他叫翟河田,是名扬天下,青史流芳的一代名厨,他曾做过袁世凯的专厨,袁世凯复辟不成气死后,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翟河田也感到羞愧难当,于是就隐姓埋名,回到故乡洛阳翟镇,在偏僻的小巷子里开了一个小饭馆,了度余生,但是,饭香不怕巷子深,和田饭庄很快名扬四乡八里,每天来吃饭的摆成长龙,曾祖父三岁时,随父亲到和田饭庄吃过一次“洛阳燕菜”,几十年余香在口,念念不忘,这次过生日就将翟老师父请来了,翟老师父已是垂暮之年,已经挂刀多年了,但是他并没有停下对豫菜的研究,尤其是洛阳水席,每道菜他都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他这一生唯一的梦想就是发明一道冠绝古今的名菜,这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,他做的燕菜虽然巧夺天工,造型味道都堪称一流,可是他总感到美中不足,就是颜色不够鲜艳,文化品位也稍逊一筹,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,牡丹花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他都有研究,如今风云际会,天意做和,使他灵感突显,他摘了牡丹花,回到厨房,再端出来的就是冠绝古今的洛阳水席的压轴菜“牡丹燕菜”了,只见一团洁白如玉的燕窝边、盛开着色泽夺目的姚黄魏紫,浮于清香扑鼻的汤面之上,菜香花鲜,赢得贵宾们的拍手叫绝。

    生日宴会进行的隆重又热烈,洛阳水席到了尾声。酒足饭饱,酣畅淋漓,倦意渐渐袭来,喧哗聒噪渐渐平息,鼓乐唢呐也停了下来。曾祖父慢慢站起来,走到内屋,取出一块藏了五十年的名贵茶叶——云南普洱茶饼,上面嵌有“宫廷御用”的字样,据说是当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,慈禧太后仓皇西逃,路途劳顿,三天没吃上一顿饱饭,到了洛阳时,又饥又渴,来到我家客栈讨要吃的,玄祖父并不知道这干人是皇亲贵戚,只是出于同情,做了一大锅粉条白菜炖猪肉,外加热腾腾外酥内软的发面火烧,俗话说“饥了糠也甜,饱了肉也黏”饿极了的慈禧太后,根本不讲吃相,端着大海碗,狼吞虎咽,喝了三碗粉汤,吃了三个烧饼,临走还将省下的大半个烧饼偷偷装进口袋,也就是这对饱餐,使慈禧太后坚持到了西安。慈禧在西安遥控李鸿章签下了丧权辱国的《庚子条约》,老毛子撤出北京,慈禧銮驾回宫,路过洛阳我家客栈,御赐了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